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关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坚守依法把关基本准则,尊崇、学习、遵守、维护、运用宪法蔚然成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一体推进,法治海关建设结出累累硕果。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海关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对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牢牢守住依法把关这一生命线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
依法把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在其逻辑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也必然发挥主导作用。海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依据的法律,把关的准绳,都必须首先体现党的意志,维护党的权威,通过依法把关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比如,海关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中,经合法性审查后,及时审慎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阶段性的海关支持政策,都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都是在法治轨道上体现党的意志、展现政治机关本色的积极作为。
依法把关必须坚持良法善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年以来,民法典、出口管制法、生物安全法、著作权法等一批重要法律相继制修订,进一步保障了新海关依法把关。展望“十四五”时期,以法律形式固化海关新的职责任务、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保障海关全面履职于法有据,迫切需要我们大力推进以海关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关税、固体废物、反走私等立法项目,率先在跨境电商、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港等新业态新模式监管立法层面破题。
依法把关必须坚持内外兼修。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表述,也是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畅通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然要求。海关作为双循环交汇枢纽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测评关键环节,法律、技术、标准等信息双向捕捉更迅捷,监管、征税、统计、缉私、检验检疫等职能调控传导更灵敏,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把法治作为最好的营商环境,立足开放的大门,深刻把握双循环的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法涉及海关的权利义务,不断完善现行制度做法、优化工作流程,贯彻好落实好透明度、便利化等理念要求,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海关力量。
依法把关必须坚持上下联动。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人民这个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深刻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海关作为垂直管理系统和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必须上下同心、相向而行。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作为普通关员,要积极回应服务对象新要求新期待,及时发现、研究和破解依法把关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不断提升法治能力和水平,让广大进出口企业和人民群众在每一次海关监管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治国之要,奉法则强;把关之脉,依法则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海关,是“五关建设”的既定目标,也是实现“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让我们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正确引领下,锲而不舍、一以贯之,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不断开创新时代海关法治建设新局面。